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3:17:57
直燃直排的散煤燃烧方式,不仅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将大量二氧化硫、PM2.5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成为雾霾的一大元凶。
其中,2+26城市中部分地方清单内的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不彻底。环保部25日通报了京津冀及周边区域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最近一天的督查情况。
最近三天,环保部曝光的企业有,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天口镇赵省华石棉板厂、山东省阳谷县恒隆彩钢有限公司、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矛庄村搅拌站预制厂、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镇吴希军塑料颗粒厂、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清峰砂轮厂、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市鹏翎胶管厂等数十家,京津冀晋鲁豫均有企业被曝光。环保部表示,9月23日,28个督查组共发现98个点位存在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小锅炉淘汰改造的36个,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14个。上周督查组共抽查了7705个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具体点位,发现共有198个点位存在虚报完成取缔情况,116个点位尚未完成整改情况,其中仍有33家企业正在生产或有生产迹象。环保部指出,未达到两断三清的取缔标准、虚报完成情况中,山西省太原市、阳泉市和长治市最多,分别有40、27和26个。而9月14日至9月21日一周督查发现的828个环境问题中,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的317个,工业企业扬尘治理的184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24个,非工业污染问题的48个,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43个,工业企业其他涉气环境问题的35个等。
督查同时发现,工业企业扬尘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现象较为普遍,均未安装除尘设施或防扬尘治理措施不完善,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采暖季前完成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改造。项目雇主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项目执行单位宁波市物价局、宁波市价格监测与成本监审局及其主管单位浙江省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以及宁波市财政局均派主要领导莅临指导。
总结称准确的成本调查是收费机制中定价工作的基础,边界的制定则是重中之重。8.实施绩效评价收费机制的设计只是初步的研究成果,实施绩效如何,还需要经过完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来验证。民众分摊比例需进一步探讨、研究,适当、合理的分摊才能使收费机制稳定推行。何晟副处长认为,应以罚为主,奖为辅。
可充分挖掘行业数据,通过龙头企业、区域数据等进行比对。建议垃圾收费要按质、按量制定浮动标准。
但是垃圾分类工作受制于末端处置设施,末端处置要切实做到减量、提质、增效以促进垃圾分类工作更好的开展。最后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对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对项目接下来的工作做出了整体规划。刘建国教授在演讲中通过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结合大量数据,提出垃圾分类是目前我国环境治理绩效最优的解决方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徐成彬副主任建议应从财务角度将成本分为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征地拆迁和融资成本四个部分进行核算。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何锡明副主任也指出计量收费方面,实施起来确实有难度,需要一套健全的配套监管体系,避免偷排偷放。宁波市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胡柳副主任在讨论中表示,宁波市计划将大力推进末端处置设施的建设,将垃圾收费的款项部分用于建设建筑垃圾处理厂和大件垃圾处置中心等设施,完善垃圾全流程分类体系。在横向比对的城市选择中,他建议选择经济规模相似的地区进行比对才有意义。潘功博士同时表示宁波市目前已经有良好的基础进行垃圾分类和开展垃圾处理收费工作,新的收费机制旨在引导市民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减量的意识和习惯,引导过程中财政压力会增加,成熟后市民的积极性和分类效果的提升都将成为社会和产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建议要定期与其他相当规模的城市进行横向价格比较,结合实施绩效进行调整以消除垄断因素。四川省发改委投资处许玲副处长建议清扫与末端处置部分的成本可分别测算,以利于与其他城市横向对比,以保证其合理性、可行性。
项目启动会结束之后,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收费机制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多位专家关注的调价机制也将列入团队工作内容,在方案设计初期确定调价机制。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李兵副教授建议进一步完善全流程分类工作,避免先分后混的现状对居民分类的积极性造成打击。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高级主管王强表示在成本边界内的内容应向公众披露,公开定价细节有助于价格听审会。9.奖惩机制众领导、专家一致认为垃圾分类要有经济效益的驱动,意识到位才能形成自发分类的良好发展。污染者付费是环境正义的基本要求。常纪文副所长、刘建国教授、刘晶昊主任、许玲副处长、何晟副处长等专家表示垃圾分类的绩效考察可以从垃圾分类效果以及垃圾减量效果两方面进行统计。充分发挥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激励与约束的杠杆作用,引导生活垃圾产生者积极参与垃圾减量分类和回收利用,9月14日,宁波市物价局、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E20环境平台联合召开了宁波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研究项目启动会。
同时数据也要与行业数据进行比对,做合理性分析。提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是唯一用作衡量的刚性指标。
(敬请关注同步发表的宁波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静脉产业园的考察参观报道:康恒、首创、开诚三足鼎立,宁波即将步入末端分类处理新时代)启动会上,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多次发文强调要理清公共服务价格机制、尽快落实垃圾收费的研究等,本次宁波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研究项目走在了国家政策之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徐成彬副主任建议应从财务角度将成本分为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征地拆迁和融资成本四个部分进行核算。
周兰萍律师从法律角度指出我国目前垃圾收费的执法权不够强,要秉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律精神进行执法,宣传和培训要系统化、形象化。在确保征收率的同时有效增强绩效考核效果,根据区、片分类效果进行减免鼓励,在准确激励和社会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
四川省发改委投资处许玲副处长建议清扫与末端处置部分的成本可分别测算,以利于与其他城市横向对比,以保证其合理性、可行性。分类的垃圾可以少收费或不收费,民众养成习惯后奖励机制适量减小。在未来的工作内容中,结合专家团队的指导意见,咨询团队将深入研究垃圾分类所产生的额外成本是否应该计入或应该如何计入垃圾处理全成本,以免给民众带来分类后反而要多交费的误解。对苏州市垃圾分类工作有实践经验的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何晟副处长对这一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根据过去的收费情况来看,计量收费的成本过高,难以实施,但计量收费更公平,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研究适用于当地的收费机制。
另外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初期,成本将有所提高,团队也将重点关注垃圾分类所产生的额外成本的核算工作。王强认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触发调价,由哪个部门哪种模式进行调价都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何锡明副主任也指出计量收费方面,实施起来确实有难度,需要一套健全的配套监管体系,避免偷排偷放。制定完善的政策确保生活垃圾分类、收费工作的全面开展。
污染者付费是环境正义的基本要求。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律师也表示先分后混的现状要归咎于终端处理无法配套。
6.收缴方式:怎么收目前,我国仍有过半的城市采用的是上门征收或物业代收的方式收缴垃圾费。李炜指出要通过分析和评价来完善、调整整体价费制度以达到最佳效果。建议要定期与其他相当规模的城市进行横向价格比较,结合实施绩效进行调整以消除垄断因素。李炜指出由政府指导定价、保本微利的原则下,如何实现运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市场积极性至关重要,企业分摊的比例也应进行研究。
刘建国教授建议必须有现代化的分类处置设施才能对已分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使分类产品回归生产端,真正达到垃圾的减量化。最后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对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对项目接下来的工作做出了整体规划。
许玲副处长指出要继续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进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垃圾分类、收费要以提高全民垃圾分类、减量意识为最终目标,多部门联合推进、宣传。
两网融合有助于减少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过程中的成本。7.调价机制除了核心收费机制本身的设计方案引起了诸多专家的热切讨论之外,多位专家也指出,价费机制研究中调价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收费不合理或实施时发现效果不好都有必要对价费机制进行调整。
发表评论
留言: